五年耕耘,春华秋实;五年奋斗,成就斐然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高台县以高质量发展为笔,以绿水青山为墨,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秀美、民生幸福的壮丽画卷。

乡村振兴奏响时代强音
漫步在高台的广袤田野上,处处涌动着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。五年来,这片热土不仅牢牢筑起了粮食安全屏障,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铿锵步伐。
36万亩粮田连年丰收,16万吨粮仓殷实饱满;49.48万亩高标准农田阡陌纵横,1万亩盐碱地焕发新生。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,特色农业绽放异彩:蔬菜制种绿意盎然,精品辣椒火红一片,设施西甜瓜清甜可口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2283户脱贫群众收入节节攀升,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,所有村庄都摘掉了集体经济“空壳”的帽子。

畜牧产业蓬勃发展,6个万头养殖镇、18个千头养殖村星罗棋布;316个现代化养殖场里,314万头(只)畜禽茁壮成长。60家农业龙头企业各显所能,推动64.8%的农产品实现精深加工,产业链、价值链持续延伸。
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。74个示范点串点成线,4个“和美乡村”争奇斗艳,17172户农房焕然一新。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,干部群众用勤劳和汗水正在书写“产业兴、生态美、百姓富”的动人篇章。
工业经济蓄势腾飞
工业是强县域的根本。五年来,高台工业发展气势如虹,82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,111.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硕果盈枝。
在煤炭清洁循环利用产业园,一条绿色转型之路愈发明晰:100万吨精洗煤、20万吨煤焦油加氢、12兆瓦余热发电……这些项目环环相扣,构建起“吃干榨尽”的循环经济新模式。

盐硝化工产业异军突起,恒业生物、泽佑新材料等企业大放异彩;新材料产业破茧成蝶,10万吨萤石精粉、200万吨石英砂生产线高效运转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139.9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在这片热土上拔地而起,119.9万千瓦已并网发电,年发电量约25亿千瓦时。随着中船风电、银泰储能等重大项目相继投产,一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的蓝图正徐徐展开。
现代服务业活力迸发
电子商务蓬勃发展,县级仓储物流中心高效运转,78个镇村快递站点星罗棋布,快递进村覆盖率达81%。“丰登高台”区域公用电商品牌声名远扬,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亿元大关。40家宾馆、320余家商户纷纷触网,新型消费业态方兴未艾。

物流通道四通八达,6个冷链项目新增库容6.9万吨;集贸市场改造升级,带动设施农业、高原夏菜等产业蒸蒸日上。外贸出口稳步增长,2024年全年出口额达4353万元。
促消费活动精彩纷呈,至2024年共争取促销资金1636万元,开展活动810场次,带动消费6.3亿元。“以旧换新”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争取国债资金603万元,带动消费4529.62万元。
文旅融合绽放异彩
文化铸魂,旅游赋能。五年来,高台精心打磨红色名片,让文化“软实力”成为文旅发展“硬支撑”。
文化惠民丰富多彩,年均30万群众共享文化盛宴;1888课时公益培训,惠及1.8万群众;“十馆一楼一院一街区”串起的“一小时文化圈”,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。更令人自豪的是,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基因库,成为熠熠生辉的红色地标。

文旅融合相得益彰。“从南梁到高台”红色旅游线路,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。游客接待量、旅游收入增幅57.72%和54.48%,这些数字见证着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。
城乡面貌日新月异
五年蝶变,城乡焕新。水韵街西延伸段畅通无阻,污水处理厂三期守护清流,集中供热管网传递温暖。1779公里农村公路如织如网,连通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。

水利建设成效卓著。6亿元投入,60项工程,构建起“七横四纵多节点”的水系脉络。当综合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.625,当83.68%的农村群众饮上安全水,这座城市的民生答卷格外亮眼。
住房保障持续完善。累计发放购房补贴680万元,助力580套住房成交;15个小区完成物业服务升级,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。
创新发展动能澎湃
科技创新活力迸发。70份科技合作协议落地生根,5个成果转化基地建成使用,15项技术难题迎刃而解。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70家,先后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家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9家,创新梯队日益壮大。

人才支撑更加有力。引进科技人才84名,柔性引进专家99名,130名科技特派员扎根一线。研发投入持续加大,累计支出3.48亿元,技术合同成交额28.79亿元,创新生态持续优化。
生态文明成果丰硕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五年间,高台坚定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。
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。完成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,改造农村土炕1184铺;治理河道34公里,再生水利用率达60%。国土绿化持续推进,完成造林28.24万亩,修复草原38.4万亩,绿色家底愈加厚实。

生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创新。完成3.07万亩林业碳汇交易,开发0.77万亩CCER项目、95.1万亩草原碳汇项目,“绿水青山”正在转化为“金山银山”。
民生福祉持续改善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全县新增城镇就业13540人,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6061人次,输转劳动力15.65万人次,实现劳务收入45.86亿元。

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。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.3%,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。建成4个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、6个村级互助幸福院、5个助老餐厅,“一刻钟”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。
教育事业提质增效。争取项目资金3.5亿元,实施教育项目170个,落实资助资金1.04亿元,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称号。

回望“十四五”,高台用实干书写精彩;展望新征程,高台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,在现代化建设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前行。一幅更加绚丽的发展画卷,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红色热土上加速铺展。